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的炎性病變,全球人口總的發病率為1%~2%,男女之比為1∶2. 5,以30~50歲為發病高峰,我國RA患病率約為0. 2%~0. 4%。
目前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包括減輕機體的炎癥反應及對其后遺癥的對癥性治療,但這些治療方案尚遠不能控制疾病的進展或徹底治愈這些疾病。而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風濕性疾病的研究則引起人們越多越多的關注。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理機制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autoimmune inflammatory disease,AID),主要影響受累關節的滑膜及軟骨和軟骨下骨,引起自身免疫過程導致炎癥和受累關節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強直。
臨床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炎,以雙手近指,掌指,腕,肘關節和雙足,踝,膝關節受累最為常見,患者同時可以發熱,關節疼痛及晨僵等癥狀。
干細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應用

間充質干細胞(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 具有分化成不同細胞類型的能力,同時也表現出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特性,從而對炎癥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潛在的治療作用。
傳統的類風濕病治療藥物只緩解癥狀,治標不治本,或者存在起效慢、藥物副作用大等缺點。治療類風濕疾病不僅僅是緩解患者的疼痛,更重要的目標是要調節自身免疫系統,從而預防關節的損傷和變形,要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就是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間充質干細胞的免疫調控和促進組織修復作用,調節患者自身免疫系統,阻止疾病進展,同時還可分化為軟骨細胞,修復被破壞的軟骨。類風濕患者進行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后,絕大部分的患者達到了關節結構、軀體功能和臨床癥狀“三重緩解”
干細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案例

澳大利亞Mesoblast:
2016年,澳大利亞生物科技公司 Mesoblast 曾報道一種用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干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令人鼓舞的結果,大約一半(47%)的治療患者其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得到 20% 的改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治療響應在不到一周時間內就能產生。
解放軍303醫院:
解放軍303醫院也有收治6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進行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臨床試驗的案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的顯效和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顯效13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為73.3%,顯著高于對照組40.0%。
論文以《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分析》為題發布在《中國現代醫生》,結論: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較好,可明顯緩解和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癥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國際上共有82種疾病可用干細胞干預達到痊愈或改善的效果,干細胞技術也因此連續兩年被《科學》雜志評為年度世界十大科學成就之一。其中,干細胞家族重要成員之間充質干細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被研究發現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造血支持和促進干細胞植入、免疫調控和自我復制等特點而日益收到人們的關注,圍產期的胎盤、臍帶以及脂肪組織就是其重要來源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數量就會逐漸銳減,其分化活性能力和繁殖能力也隨之減弱。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關注微信公眾號